1902年11月沙皇俄国宣战之后,堪称华夏共和国立国之战的“东方战争”,正式爆发。
对于这场可能会决定整个国家气运的战争,陈济怀等人极其重视,并且已经运筹了许多年,很多准备工作早从两江时代中期就开始了。
然而,等到这场战争真的发动之后,沙俄军队却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,并未与其对手发生过多的正面接触。
反倒是国防军因为战争已经公开化,可以毫无顾忌的对满军等北域地方势力大打出手,推进速度得以大幅提高。
这其中的原因,倒不是沙俄人的“客气”,而是其在东方的兵力太少,并且多是部署在距离当前战线较远的地方。
战争爆发之时,尽管沙俄已经提前许久就进行了增兵备战,但碍于交通和补给保障的困境,沙俄陆军已经部署到华夏周边的总兵力不过20多万人,其中大部分在东北地区。
至于那条被沙俄人寄予厚望的大铁路,则仍处于全力建设的阶段。
其中各主要路段的进度情况是,预计来年年初东北支线的哈尔滨至旅顺段将实现通车,7月满洲里至海参崴段将与主线连接。
再晚些时候,大铁路的主线将开始最后的,柏海儿湖(贝加尔湖)段的施工。
实际上,剩下的这最后路段,却也是最为艰难的工程,整条西伯利亚铁路实现全线通车,则将是1904年7月的事了。
而且,上述各路段的通车时间,仅是指其完成了单线的贯通。
若想确保有效率的运力,还必须进行复线的建设,距离完成那些的时刻则更为久远,据说收尾工程要延续到1916年。
所以,沙俄官方曾经做过计算,若没有大铁路作为供血保障,以沙俄的国力,在和平时期仅能维持5万军队长期驻扎在东北地区。
一旦战争开启,海路运输很可能被封闭,就地进口物资也变为不可能,人员、马匹、装备和补给等等,都只能通过穿越西伯利亚荒原从欧洲运来,期间的消耗和时间代价都是巨大的。
可是战争既然不可避免,即便前往东方有再大的困难,对于沙俄来说也已经变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面对与华夏的全面冲突,因为海港、人口和资源等因素,沙俄将兵力重点部署在了东北地区。
在这里,沙俄陆军已经聚集了近15万人,但扣除驻守各处和港口要塞的守军之外,能够用于野战机动的兵力已不到10万,其主力为1902年初开始组建的东西伯利亚集团军。
至于蒙古各部和新疆,沙俄仅在那边各部署了数万人的军队。
当然华夏国防军在那些方向上,目前也没有投入太多的力量,因此在那些地方暂时仍会以小打小闹为主,距离真正大动干戈还得再等些时日。
对于十分看重的东北地区,其实沙俄早在1895年时,就已经制定出第一份系统的陆军作战计划了。